理智的人都在客觀的講,垃圾分類是一個必然,雖然現在開始的時候會比較痛苦,但是終是造福人類的一大壯舉。
垃圾分類不是什么新鮮事物,很早開始就喊出了垃圾分類的口號,只不過實施條件一直不合適才依然沿用以前的垃圾處理方法。關于垃圾處理,以前有焚燒和填埋等方式,不過焚燒對于環境污染特別嚴重,已經被禁止了。但是每個城市每天生產的垃圾數量不小,填埋并不是一個合理的方式。垃圾圍城就是最為嚴重的后果,印度的垃圾山比城市最高的建筑還高出一頭。如果我們現在還不開始合理處理垃圾,我們的后代就不得不吞下垃圾圍城的苦果。
以前的垃圾沒有經過分類,其中很多屬于可回收垃圾,只不過因為手續繁瑣,操作難度大,所以被一起埋到地底下。這樣又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,其中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一起埋入地底,幾百年都不會被分解,這一部分地就這樣被永久占用,最后不得不損失其他類型的地來繼續進行垃圾填埋。
因此,垃圾分類與廢品回收必須合在一起討論,垃圾分類應該有廢品回收人員的介入才能更好的進行。
從網上看到的各種消息顯示,開始垃圾分類的上海并非一帆風順,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垃圾是屬于那個類型的。
扔個垃圾需要那么麻煩嗎?垃圾分類恨不得把生活中的每一種垃圾都列出來進行分類,在我看來這有點本末倒置。
垃圾分類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處理垃圾,那么根據這個方向來考慮,首先分成可回收與不可回收,可回收的由專業人員進行分辨,處理。
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環的垃圾。本身或材質可再利用的紙類、硬紙板、玻璃、塑料、金屬、塑料包裝。
以前垃圾堆里明明很多可以回收的垃圾,但是依然被一起拉走了。為什么呢?因為價值不高,還有管理垃圾庫的人員不夠專業,只把其中一部分比較明顯的回收掉。如果由專業的廢品回收人員來操作,垃圾數量會大大減少,且更有利于垃圾分類。
經過專業的廢品回收人員處理過之后的垃圾,繼續分成兩種,可以被分解的和不可被分解的。不可分解的垃圾要么用化學方式處理,要么由傳統的填埋方式處理。這已經是垃圾中的很少一部分了,垃圾處理的壓力大大降低。
剩下的可以被分解的但是又沒有回收價值的垃圾繼續進行分類,按照分解速度來分,能夠短時間內就被分解的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分解的。濕垃圾,也就是廚余垃圾大部分都可以短時間內被分解,而且還可以被生物利用,發酵后當做肥料,產生沼氣。
其他的干垃圾雖然也能被分解,但是需要時間不短,怎么辦呢?最好的辦法是破碎處理,比如木頭,比如一些硬質殼類,比如陶瓷制品,比如竹制品。這些東西破碎之后也能很快的回歸大自然。
垃圾分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現在開始一點一滴的改變,并且長期堅持下去,成為一種社會常態,留給子孫后代一個山清水秀的環境。
標簽:番禺廢品回收